近日,由华龙教育与明基SW专业后期显示器共同主办,青年影视创新联盟、华龙观影团协办的“艺术 x 技术 x 科技:电影《故乡异客》主创见面会暨第三视角看电影-专业知识分享沙龙”在华龙数字艺术实训基地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汇集了艺术、技术和科技领域的专家与观众,旨在探讨电影制作中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故乡异客》是一部以李崧鸣导演亲身经历为故事原型,带有浓烈的个人生活色彩的暖心之作。
影片讲述卧病在床半身不遂的编剧兴贵,与悉心照顾他的女友晓洁和妈妈产生冲突,而后跌入人生低谷。
康复之后,回到家乡创作剧本的他,与年迈的外婆、随后赶来的女友和妈妈一起,在错乱迥异的记忆迷局中踏上爱与成长的奇幻之旅……这部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上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还突出了其创新的电影制作手法。
见面会上,导演李菘鸣、美术指导姚一博和摄影指导李寅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故乡异客》的创作灵感和电影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他们强调了艺术创作与技术科技的结合,如何借助先进的摄影技术和视觉特效打造出独特的电影世界。同时,他们还分享了在拍摄过程中的一些幕后故事和趣闻,为观众们揭示了电影制作的精彩细节。
李崧鸣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为你省去大量的沟通成本,因为彼此相熟,能够很好明白彼此心中想要想要的成果。在我看来电影的拍摄更多的是“除法或是乘法”,不是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就会呈现出1+1大于2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合适。
电影《故乡异客》的美术指导姚一博老师也分享了自己个人的感悟,作为美术指导要与导演站在同一个思想维度上,拥有和导演一样的大局观,与导演做到完美的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影片呈现的效果符合导演对于影片的定义。
针对电影的拍摄手法,摄影指导李寅老师回答,要遵循艺术的规则、美的规则,理解故事要表达的内核,并与导演进行沟通、碰撞;要根据故事本身确定摄影风格与灯光氛围;要清楚一切现场可见的光源,并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光源来讲故事和渲染氛围,来确定最终的拍摄方式。
“圆桌讨论”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特别邀请到了明基SW系列摄影大使董冬老师、调色专家孙春星老师。
董冬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选购一款性价比高的显示器,列举了从广色域、高色准等专业参数来追求影像色彩的真实还原等方面进行考量,并选取了《故乡异客》的两个片段,进行了未调色和调色后的对比,并在大银幕上和明基最新SW272系列专业后期显示器上进行了同步展示。
孙春星老师在分享调色经验时,将调色师比喻成站在摄影师肩膀上的人,调色是摄影的延续,调色是服务于电影整体风格的,进一步烘托电影氛围的,辅助导演去讲故事的。
分享结束后,他们又与电影《故乡异客》主创们一起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影体验,在场的观众们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从而推动了电影制作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观众与电影《故乡异客》的主创亲密接触,还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分享的机会。它展现了艺术、技术和科技在电影制作中的无限可能性,引领着电影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